【原文】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兄弟俩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以“阳关曲”为调,则应该还暗含王维《阳关曲》的意思,告诉读者:诗人这是在诉说离别之情啊!
诗的首句说的是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诗人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被傍晚的云遮挡,可一旦“暮云收尽 ”,就会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二字,而用“溢”字和“清寒”二字 ,却让读者深深地体会到了月光如水的神趣。在这月明星稀的时候,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于是,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明月是那样的圆,恰如一面“玉盘”。这个“玉盘”的比喻,写出了圆月冰清玉洁的美感;而一个“转”字,则不但赋予圆月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了月亮的圆。两句虽然都并没有写赏月的人,却完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这样,人自然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