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与 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 淡雅,才能耐看。但写文章,却要 ,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变化莫测。
A.情投意合 清澈 跌宕起伏 B.志趣相投 清新 跌宕起伏
C.情投意合 清新 此起彼伏 D.志趣相投 清澈 此起彼伏
2、下列不属于品评书法的一项是( )(3分)
A.兰事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B.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C.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D.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3、下列加点字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夙婴疾病(缠绕) 吾妻来归(回来) 人或谮周公(说坏话诬陷别人)
B.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 若望仆不相师 (希望) 新浴者必振衣(抖落)
C.审矣,何足怪乎(明白)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考察) 绝云气,负青天(穿过)
D.彼且恶乎待哉 (依赖,依靠) 余扃牖而居 (关门) 抢榆枋(着落)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 , , , , , 。
①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
②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
③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
④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
⑤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