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主观题共3题,52分;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
1 卷
1.“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 )
A.诚信观念部分丧失 B.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
C.夷夏之防不复存在 D.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
2.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 )
A.挑战了宗法制度 B.损害了大夫利益
C.冲击了天子权威 D.不符合周礼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