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
B. 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D. 牛顿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答案】C
【解析】A: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项错误。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故B项错误。
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故C项正确。
D:伽利略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故D项错误。
点睛:要熟悉物理学史以及相应的科学思维方法。
2.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相同电压后,则在同一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
A. 1∶4
B. 1∶8
C. 1∶16
D. 16∶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原来的电阻为R,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
,根据电阻定律R=ρ ,电阻R1=4R,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电阻定律R=ρ ,电阻R2= R,则两电阻之比为16:1.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 ,电流比为1:16,根据q=It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量之比为1:16.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考点:电阻定律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在将导线均匀拉长或折后绞合时,导线的体积不变,判断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变化。根据电阻定律R=ρ 判断出两根金属导线的电阻之比,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流之比,再根据q=It得出通过的电荷量之比。
3.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5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相距为r时,根据库仑定律得: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其所带电量先中和后均分,则各自带电量变为2Q,则此时有: ,故B正确,A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