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普通班)(语文)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88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8/5/16 13:56:3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简,其中一部分竹简上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后整理出了《秦律十八种》。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部法律因此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田律》中,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有两条很新鲜,一是,规定不得堵塞河道,即雍堤水;二是,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特别是后一条,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云梦秦简的《法律答问》中还提到,《秦律》规定,东方六国的人到秦国来,入秦时必须用火熏其车上的衡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官方的解释是:如果来人不处治马身上的寄生虫,虫子附着在车的衡轭或驾马的绳索上,就会被带到秦国来,所以必须用火来熏。这简直就是现代海关卫生检疫的雏形,环保的意图十分明显。

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荀子·王制》中曾专门谈及为王之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将这种环保要求称为圣王之制也。比荀子早约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在任时倡导环保治国,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他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过环保四禁概念。据《管子杂篇》所记,其中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管仲这种环保观,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这种治国理念相当科学,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系。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