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32讲
1.(2016·全国卷Ⅰ·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C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 据材料可知,当时在偏远地区也能买到火柴、洋布等日常用品,这说明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排除A项;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尚未完全解体,也没有被商品经济取代,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当时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的情况,排除D项。
2.(2015·新课标Ⅰ·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