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电影《战狼2》在票房和舆论上大热。影片成功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创作与社会心理产生最大契合,形成一种怦然心动的艺术共振。其中对中国强大的渴望无疑是最大的心动,而作者与观众在电影艺术上的共振,则包含了对超越好莱坞的中国式英雄的共同期盼。
中国叙事文学有过许多引人入胜的英雄形象,几百年来为中外读者津津乐道,流传不息。古典小说英雄的吸引力主要在人物的价值取向和武艺能力上,如《三国演义》中许多英雄表现的忠勇和善战,《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正义无畏、忠诚善良和神话式的超人武艺。现当代文学中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革命英雄形象,如江姐(《红岩》)、李向阳(《平原游击队》)、杨子荣(《林海雪原》),他们以强烈的革命理想和为民族解放勇于献身的大义凛然而感动世人。而在差不多同时代的通俗文学领域,则出现了一批武侠英雄,其突出特点是情义满怀、武德兼备、洒脱飘荡。这些文学英雄的成功都与一定的时代文化氛围相联系,都具有鲜明的精神指向和新型的审美表现。
《战狼2》的看点首先在英雄冷锋的塑造。冷锋的英雄性突出表现了一种时代性、人民性和强大能力的统一。他所体现的对人民和战友的炽热情感、责任和强大的能力,跨越国际的力量表达,是对中国正在强大起来的一种艺术折射,是对人们渴望国家富强,信赖国家的社会心理的一种高度契合,又有中国海外营救侨民的真实背景和舆论基础。同时,此番强有力的英雄也是对银幕在一定程度上阳刚大气久不见,“小鲜肉”审美流行的一种强劲的艺术反弹。契合时代脉搏,呼应人民心声,《战狼2》的英雄塑造可以说找准了新时代英雄的一个普遍性要求。
精神指向是英雄塑造的灵魂。成功的英雄塑造都有一个鲜明震撼又有凝聚力的精神指向或价值观。精神和价值不仅正确,而且容易被广为接受。《战狼2》在电影精神与电影语言的关系上处理得很得当,奇观性与精神性、性格化完美统一,而不是奇观胜过精神。《战狼2》的精神性主要通过国际化内容来表达,这使它有了更多的艺术新鲜感和娱悦的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