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红色通缉令,又被称为红色通报,是国际刑【xíng】警组织发出的最高级别律令,对象是有关国家法律部门已发出逮【dài】捕令、要求成员国引度的在逃犯。
B.习近平强调,各级应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制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 【zhā】实落实军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开创部队工作崭【zhǎn】新局面。
C.我于恬【tiǎn】 静中走来,踏着馥郁芳香,用悠长的思绪,酿造醇美的酒香。有一些心语还未述 【shù】 说,就先醉了岁月风华。
D.韩国环境【jìng】 部发表分析报告称,国内可吸入颗粒物的“国外影响”最大达到86%,实际上将中国指为“罪魁【kuí】 祸首”。但该报援引多领域专家的观点说韩政府不应一味责怪中国。
【答案】D
点睛:考生要注意字音和字形试题中的考查重点是常见的易误读的,考生在平时积累的时候要有意识的积累多音字和同音异形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甲】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乙】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让人如坐春风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个世界中自然是全然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