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济南训练)材料 一战爆发以来,协约国一方兵力损失惨重,面临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让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到前线参战,英法将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7年中国宣布参战后,大批组织劳工输出,从1916年5月到一战结束的1918年11月,相继有十四万华工远赴欧洲。
按约定,赴欧华工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法招华工多被安排到军工、冶金、化工、建筑等行业。英招华工则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从事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装卸给养等工作。在1917年8月中国对德宣战后,法招华工也开始被派往前线,负责运送弹药、修缮工事。在欧洲战场上,华工超强的吃苦耐劳精神给西方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份来自1918年英国陆军部报告评价中国劳工是所有外国劳工中最优秀的。
——摘编自杨程屹《中国劳工:被遗忘在欧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