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概括分析题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国语》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对“和”的意义的解释最为明确,不同的事物互相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平衡,这叫作“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这只是“同”,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文化的统一体,我们肯定“和”观念的价值,不是宣扬调和论。所谓“和”,不是不承认矛盾对立,而是认为应该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的统一,因此,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文化具有优秀传统,同时也具有陈陋传统。从殷周以来,就有上下贵贱的区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这种观念至今仍有待于彻底消除。中国哲学长于辩证思维,事实上,科学的发展是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