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目标导读] 1.通过阅读教材P9“基础知识”,掌握乳酸菌及亚硝酸盐的相关知识。2.通过教材P10“实验设计”,掌握泡菜制作的过程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3.结合教材P10~11“操作提示”,分析影响泡菜的条件,掌握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
[重难点击] 1.尝试制作泡菜。2.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3.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1. 豆腐发酵成为腐乳的过程中,豆腐中的有机物质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所含的能量减少。
2.制作腐乳时,加盐的作用有防止杂菌污染、调味、析出豆腐中的水分等。
3.乳酸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乳酸菌是指能将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总称,所以乳酸菌不是一种种类,而是一类生物。
4.异养型的微生物需要分解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能量,无氧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或者酒精。
5.氧气含量增加能抑制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强度。
6.鉴定化合物常利用一些颜色反应,如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鉴定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