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相为官,公为爵。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这从政治文明层面反映了
A. 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遗风 B. 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
C. 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 D.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3、“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以下关于韩非子这一言论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抨击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 B. 君臣关系就像父子那样亲密无间
C. 不能仅靠情感和榜样来确立等级关系 D. 认为孔子主张的“仁”是虚假的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