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4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7/21 16:58:5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2.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 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2)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
 
 
34(17)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 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请说明之,概括其实质。(7分)
 
 
 
 
 
(2)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催生”共和体制的努力。(4分)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