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的含义是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2.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兼爱 B.以礼入法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3.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A.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C.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D.“法”与“理”各异互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