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分别是指 ( )
A.欧美等工业化国家和广大亚非拉国家 B.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农村
C.英国和中国 D.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
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按此理解,下列发明或创新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 ②史蒂芬孙研制出“旅行”号机车
③迪塞尔发明柴油机 ④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它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
年份
|
1870
|
1900
|
企业总数(个)
|
808
|
669
|
工人总数(人)
|
78 000
|
272 000
|
产量(吨)
|
3 200 000
|
29 500 000
|
投资额(美元)
|
121 000 000
|
590 000 000
|
A. 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