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战国中期,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也赏给部分货币或黄金;地方酋长每年年初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上报国君,到了年终必须到国君那里接受考核。这说明( )
A. 封建小农经济初步形成 B. 郡县制在部分诸侯国建立
C. 官僚政治体制逐步确立 D. 政府管理专业化水平下降
25. 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
A. 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 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 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 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26.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 9%。这一变化( )
A. 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 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D. 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