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湖南省会同县第三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巩固练习(三)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0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7/2 8:42:2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4.《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一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
C.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D.封建父权家长制的特权思想
25.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26.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