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这一变化表明了
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 B.伦理政治的勃兴
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 D.对“天命”的质疑
【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殷商贵族笃信‘天命’”“西周……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始终相信天命的存在和神权政治,故A项错误;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中国民本思想,实行德政、慎用刑法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提及“明德慎刑”不能说明德主刑辅的理念的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殷商贵族笃信“天命”,故D项错误。
【答案】B
25.《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
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
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
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
【解析】材料表明秦朝征收重赋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而非生产力破坏,故A项错误;汉景帝的做法体现汉朝初年黄老治国思想,不能表明取代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秦汉赋税与百姓生活状况,未提及经济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同理汉初轻徭薄赋、百姓生活富足,反映了赋税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D
26.唐到北宋,养老院基本上由政府筹建。宋金对峙后期,金国汉人刘厢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建“孤老院”。此后,宗祠集资的民间养老院在宋金多地兴起。民间养老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等级观念的淡泊 B.儒学复兴的影响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政府强制的结果
【考点】宋明理学;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潮流
【解析】材料不能反映等级观念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宗祠集资的民间养老院……兴起”反映了以宗族为核心的家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反映了宋明理学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提及宋金两地民间养老院兴起,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提及在政权对峙时宋金各地民间养老院兴起,显然与政府强制无关。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