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仁”的学说
B.主张以“法”治国
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主张“性本善”
【解析】 本题考查孟子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孔子的主张;B项是法家思想;C项是顾炎武的思想。所以选D。【答案】 D
2.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广泛吸收各学派思想的精华。下列各项中,属于荀子提出的主张是( )
A.“弱者道之用”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荀子思想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道家学派。B项是孟子的主张。D项是法家思想。所以选C。
【答案】 C
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解析】 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其理论基础也是“人性本恶”。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