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导与练》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 考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及经济政策 专题测试卷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29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6/11 16:47:4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随着个体小农经济确立,我国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以下资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D 骨耜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工具,此时小农经济尚未形成,故①错误;垄作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耕作技术,属于精耕细作的一种表现,故②正确;翻车是曹魏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体现精耕细作,故③正确;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的耕作工具,体现精耕细作,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2.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
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 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A 根据题干中“谨视天时”可知其特征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故①正确;《天工开物》成书于明代,而铁犁牛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故②错误;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在明代人们使用的耕作技术依然是铁犁牛耕,说明耕犁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故③正确;根据题干中“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可知其特征为精耕细作,故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
3.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
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解析:B “下田戽(汲)水”是水利工具,未涉及耕犁,故A项错误;据“田园”“下田戽(汲)水”可知与农业灌溉有关,故B项正确;“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表明是翻车,而不是筒车,故C项错误;水排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与“田园”“下田戽(汲)水”的农业灌溉无关,故D项错误。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