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平公之母为杞国女子,晋国(周成王弟弟叔虞的封国)因此帮助杞国(夏禹后代东楼公的封国)修筑城墙。郑国批评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而夏肄是屏,其弃诸姬,亦可知也已。诸姬是弃,其谁归之?是谓离德。’”对以上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C.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
2.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 《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
A.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