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雠不弃。”下面对这段话的诠释不正确的是( )
A.“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B.求贤若渴,不拘一格
C.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D.知人善任
【解析】 材料主要表达的是唐太宗不拘一格、广招人才的内容,而C项属于兼听纳谏的内容,故C项不正确。
【答案】 C
2.造就贞观时期兼容并蓄、博大开放、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的原因是唐太宗( )
①实行开明的政治 ②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 ③努力调整生产关系 ④创立了科举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唐太宗是对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 C
3.促使“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政治条件是( )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政治条件”,A、B属于经济、社会条件,C是“贞观之治”的表现,而D是“贞观之治”出现的政治前提。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