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 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 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提到,“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当性的信仰属于为统治者服务的思想观念,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民贵君轻”没有体现“统治者正当性的信仰”,故A项排除。“格物致知”主要指探究事物原理,与统治者无关,故C项排除。“知行合一”是指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也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
25.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提到,“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李贽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故B项正确。为以权谋私者张目,不符合李贽思想,故A项排除。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排除。否定公心,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思想
26.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清政府当时财政主要来源于税收,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862年以及“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财政调度”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洋务运动知识官僚办理的洋务,不可能控制国家金融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的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