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2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6/4 16:58:4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4.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能够用来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孟子宣扬的“民贵君轻”         B.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
C. 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         D. 王阳明主张的“知行合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提到,“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当性的信仰属于为统治者服务的思想观念,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民贵君轻”没有体现“统治者正当性的信仰”,故A项排除。“格物致知”主要指探究事物原理,与统治者无关,故C项排除。“知行合一”是指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也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
25.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提到,“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李贽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故B项正确。为以权谋私者张目,不符合李贽思想,故A项排除。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排除。否定公心,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思想
26.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清政府当时财政主要来源于税收A项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862年以及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财政调度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B项正确依据所学洋务运动知识官僚办理的洋务不可能控制国家金融体系C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的信息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