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
A.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 B.“礼崩乐坏”的局面开始出现
C.诸侯之间通过盟约来维系和平 D.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反映了西周时期诸侯之间通过盟约来维系和平,故C项正确。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是有等级秩序的,故A项错误。“礼崩乐坏”的局面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确立于秦朝,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
A.写字的笔法艺术 B. 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反映了中国传统史学的治史态度,也称“春秋笔法”,故B项正确。写字的笔法艺术、书法创作不可能包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故A项错误,D项错误。人生态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传统史学
3、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
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提到,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加强对地方的细化管理,故C项正确。秦汉时代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对于北方,故A项错误。驰道等交通设施主要在北方,故B项错误。郡国并存制度只存在于西汉初期,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