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湖北省武汉市2016届高三2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8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6/4 15:56:2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4.秦在统一前,巨贾吕不韦曾位至相国;统一后,“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发“贾人略取陆梁地(泛指桂林、象郡、南海等岭南边远蛮荒地区)”。这一现象说明秦朝
A.小农经济形成    B.工商食官出现
C.中央集权加强    D.江南得到开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一直到秦统一前,虽推行农战政策,但为加强国力,仍重视商业发展并时有重商政策。秦统一后,由于缺少竞争对手,以及集权日趋强化,所以实行了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A项与题干无关;B项中的工商食官是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D项材料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加强
25.《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
A.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B.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C.维持无为而治思想    D.存在无为、有为之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故事表明,汉初立国,由于“匈奴之患”和秦末战乱,社会各阶层“人心思定”,统治者的政府意识形态和施政方针采用的是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理论并以其为立国之本。在此时期,法家、儒学和道家思想仍时有争论,只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实际情况,道家的黄老之学,仍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故选D 。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存在无为、有为之争
26.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遣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上述现象
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    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
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    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之一即是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分离的差遣制度。胥吏在司法中作用日盛以至官不能制,形成了“吏强官弱”这一普遍现象,所谓“士大夫政治,吏人社会”。材料反映出宋代官僚制度的变化,其余选项与材料无关,可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