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 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封建”阶段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夏商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家国同构;“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武帝时期,时间不符合,排除B;A项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始于秦朝;“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因此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5.两宋时期,田宅交易十分活跃,在人们的实践与政府的积极规范下田宅典卖逐渐制度化。南宋初年,政府规定田宅典卖者纳税印契,均价每亩约五贯,税率约8%,一次就征收到四千万贯。这种现象间接造成
A.土地兼并的缓解 B.自耕农的衰退
C.中央财政收入大增 D.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田宅典卖逐渐制度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造成土地买卖严重,自耕农经济逐渐衰退;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自耕农的衰退
26、小报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南宋《海陵集》记载:“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竞以小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对“小报”理解正确的是
A、大臣给皇帝奏章的一种形式 B、朝廷给军队传递命令的文书
C、由政府主持编写发行的简报 D、一些官吏私下传递信息的文书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