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战国时期,郡制设立多在边远之地近敌之处,如魏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郡)守,以拒秦、韩”。朝廷往往授予这些“郡守”节制周边县域文武官员,统一调度县域人、财、物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权力。这反映出当时
A.负责地方管理的郡守都是武将 B.吴起变法加强了魏国集权体制
C.魏国地方管理实行郡守负责制 D.郡的设置具有巩固国防的作用
25.《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学),文吏课笺奏”。这主要体现了东汉
A.旨在保证官吏的来源 B.奠定了门阀世族的基础
C.注重提高官员的素质 D.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26.《魏略.西戎传》载:“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出函谷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老子化胡说”
A.表明了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进步 B.证明了佛教思想来源于道家学说
C.促进了早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D.促成了三教合一的社会文化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