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国家管理 B.提高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 D.维护贵族特权
2、钱穆先生在其《中国文化导论》中说:“封建社会是各有封疆的,各各关闭在各自的格子里面……诸候们各自涨破了他们的各自格子,……郡县的新国家,便逐渐形成,其姿态与性质,与旧的封建国家决然不同。到战国时,七国乃至九个大强国,几乎全是郡县的新国家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分封的诸侯国是小国寡民 B.战国产生了中央集权国家
C.各国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 D.郡县出现适应了争霸需要
3、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宰相中多有累世而屡显的家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
A科举制度不能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