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解析:A 本题考查秦统一六国的顺序和六国的方位。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齐是最后灭的,也是最东面的,位于山东及附近地区。故本题选A项。
2.《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 )
A.摧毁了宗法观念 B.发展了分封制度
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
解析:C 宗法观念至今还存在,故A项错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转型,故C项正确;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故D项错误。
3.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解析:C 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较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史料记载的差异性,在运用史料时首先要辨其真伪,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