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
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
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阎步克:
《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25.下面是摘自柳斌《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衰落原因分析》中的中国古代粮食相关情况统计表。
这表明( )
时期
|
粮食亩产
(公斤/亩年)
|
人均占有原粮
(公斤/人年)
|
劳动生产率
(公斤/劳动力年)
|
战国中晚期
|
180.0
|
460.5
|
1659.0
|
西汉末
|
132.0
|
496.5
|
1759.0
|
唐
|
170.6
|
628.0
|
2262.0
|
宋
|
154.5
|
579.5
|
2087.5
|
明
|
173.0
|
559.0
|
2013.5
|
清中叶
|
183.5
|
314.0
|
1131.0
|
A.封建社会人们生活改善不大 B.明清之际耕地抛荒严重
C.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停滞 D.唐朝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6.史载: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这是说管仲改革中推
行国家食盐专卖政 策,深得民众欢迎。这主要反映了( )
A.春秋时期国家垄断经济开始形成
B.管仲在齐国建立起了君主专制制度
C.管仲以抑商政策来发展农业经济
D.国家加强经济调控有利于稳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