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四川省南充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6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5/23 14:49:1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4.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当权者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这表明(  )
A.民本思想得到践行                  B.无为而治广受推崇
C.以法治国成为共识                  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背景
   【解析】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题干说到诸侯国的当权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并没有说诸侯国当权者采纳了儒家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在政治上的重要观点,材料并没有说当时的当权者采纳了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项错误;“依法治国”是法家学派的观点之一,根据所学,当时法家思想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中央集权,由分散走向统一的需求因此得到统治者的重用,但是材料并没有体现这样的观点,故C项错误;根据“热情接待各派学者,向他们咨询治国方略”说明了众多的当权者都礼贤下士,给各派学说的存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故D项正确。
【答案】D
25.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的人数相同。东汉和帝进行改革,有20万人的郡县每年举孝廉1人,不足20万人的每两年举孝廉1人,不足10万人的每三年举孝廉1人。这反映和帝时的察举制(  )
A.限制了王国势力                    B.增加了选拔人数
C.体现了差别平等                    D.削弱了世家特权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解析】题干中涉及到了在东汉和帝改革后各郡县举孝廉人数上出现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是想郡国并行制,但是到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已经得到根本的解决,不
 
 
存在限制王国势力这样的情况,故A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东汉和帝改革后,察举制的变化是从原来的各地平均到现在有多差距,是减少了选拔人数,不是增加选拔人数,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经过改革后的察举制从原来的各地平等的数量变成了根据各地人口的不同采取了区别的对待,“每年”、“每两年”、“每三年”这体现了差别,都举1人这又体现了平等,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对世家大族特权的削弱,故D项错误。
【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