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其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概念变化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解析】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权力过大,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由材料“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可知,将全国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就是中国,因此导致这一观念的变化是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成,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故C项错误;元代的行省制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2.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日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日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日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秦汉开始,地方行政体制在不断变化,这说明了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国家的政治体制从材料中未能体现,故B项错误;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故D项错误。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