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 考 先 知 》
——2016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一、信息归集
1、2016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2016年全国新课标物理《考试说明》和2015年相比,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示例、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都基本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也是基于加入新课标全国卷考试省份增加的维稳考虑。
相对2015年考纲及考试说明发生变化的地方:
(1)电学中,“电场”主题下的“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要求由“Ⅰ”变为“Ⅱ”;
(2)模块3-3中,“固体、液体与气体”主题下的“气体实验定律”的要求由“Ⅰ”变为“Ⅱ”。
以上考纲的变化中,(1)是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明确可以进行定量计算,这样的变化可以体现在选择题中,也可以体现在计算题中。(2)是高考命题中一直默认的原则,所以这一点变化只是给历来高考选考3-3模块的命题正名而已,各学校复习该模块时实际上早已是这样处理的。另处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考纲中变化一直没有在高考试题中体现的内容,如:2014年新增考点“动量定理”为要求Ⅱ级;主题“动量与动量守恒”的说明中“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变为“只限于一维”; 主题“原子核”的说明删除了 “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 2015年主题“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的说明删除“定性了解”。
2、2015年高考考情报告
(1)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建模能力的考查。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3)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试题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注重考查获取、加工物理信息的能力。
二、命题预测
1、选择题
全国甲卷(Ⅱ卷)选择题题为5单3多,全国乙卷(Ⅰ卷)选择题为4单4多,力学和电学各一半左右。根据近年来的试题特点来看,选择题涉及计算的可能会超过半数,而涉及计算的选择题往往是学生的弱项。
2、实验题
实验题一力一电的搭配格局不会改变,考查内容不拘一格,一般至少有一个实验不会在考纲所列的11个实验之中。从近几年看,考查实验设计、实验探究方面的难度有所降低,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