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宋两代都曾规定: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重树儒学地位 B.抑制商业发展 C.缓和社会矛盾 D.保护宗族制度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宋代出现理学,重树儒学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业,故B项错误;允许买卖土地,可能造成土地兼并,并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亲邻为先”说明官民出卖土地和房产时应以血缘亲属为优先考虑,宗族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D项正确。
【答案】D
25.学者江晓原指出,“古人之所以热衷于虚构或牵合天象记录,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天象记
录可以直接为具体的政治措施提供帮助。”其思想依据是
A.三纲五常 B.敬天保民 C.天人感应 D.格物致知
【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试题解析】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敬天保民这种思想肯定人民是根本,强调的是顺从人民的意愿,对人民进行保护,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象记录可以直接为具体的政治措施提供帮助”反映的是天人感应理论,故C项正确;格物致知是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6.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朱笔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而擅
用朱笔,就是‘矫诏’,依律应判处死刑。”作者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明代
A.君权至上 B.法律严酷 C.等级森严 D.伦理治国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而擅用朱笔,就是‘矫诏’,依律应判处死刑”体现的是君权至上的思想,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矫诏’,依律应判处死刑”法律严酷只是针对特殊现象不具有普遍性,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不能充分体现等级森严,不是作者表达的核心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伦理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