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周练试卷(尖子班5.1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64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5/16 17:16:4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yù,卖)”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2清朝乾隆《吴江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据此可知
A.政府的倡导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B.新兴市镇的兴起侵夺了行政机构附属的经济职能
C.当地丝织业逐渐从农家副业生产中独立出来 D.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3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
C.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          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