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
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B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作用。王国维认为西周用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决定大宗、小宗的政治地位可以减少争论,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均排除。故选B。
2.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政治有相似之处。其相
似之处是( )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A
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选项B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符合两者,排除;选项C中“小国寡民”仅仅是古希腊的特点,排除;选项D中“分封诸侯”是中国周代的特点,排除;只有A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A。
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举权
|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
C.察举制的弊端
|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C
试题解析:材料文字“推举六名孝廉”可知是汉朝的察举制,“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的一些弊端,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