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广东省深圳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77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5/14 8:36: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4.对于西周的分封制,《礼记·大传》中有一补充记载:“别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祢:诸弟)者为小宗”。据此推断当时
    A.受封别子可以另立新宗          B.继别宗子在本族内为小宗
    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          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知识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试题解析】宗法制是西周时期政治权力、财产分配的重要依据,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嫡长子为大宗,余子(别子)为小宗,根据材料“继别为宗”能够得出余子(别子)能够另立新宗,故A项正确;宗法制之下,周天子是永恒的大宗,诸侯、卿大夫、士为大小宗是相对的,如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所以继别宗子在本族中是大宗,故B项错误;别子的继承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前提下,故C项错误;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且材料中只能体现血缘政治,故D项错误。
【答案】A
25.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材料中体现唐朝前期刺史由对尚书省(中央)负责到唐朝中后期对节度使(地方)负责,未提及皇权强化与尚书省地位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刺史的变化体现出唐中后期节度使实力的增强,并未体现刺史权力增强,故B项错误;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膨胀(地方权力增强)威胁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中央缺乏对地方的管控,故D项错误。
【答案】C
26.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
    A.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B.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
    C.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试题解析】材料中体现的元朝地方政务决策方式,并未涉及到(中央)中书省的运作,故A项错误;元政权为少数民族政权,与元以前建立的汉族政权地方官吏由官僚个人说了算不同,元代“圆署或圆坐署事”正是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色彩,故B项错误;材料中“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体现元代地方官僚内部共同进行决策,一定程度体现了民主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地方一定程度的民主显然对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