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材料表明西汉继承了秦朝的( )
A.丞相制度 B.监察制度
C.郡县制度 D.皇帝制度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D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秦......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因而不改也”可知西汉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故本题应选D项;题目中未涉及西汉对秦朝丞相制度、监察制度和郡县制的的继承,故排除A、B、C三项。
2.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 )
①取代了相权
②行政效率低下
③强化了君权
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 B.③ C.①② D.③④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答案:B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内阁和军机处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故排除第①项;军机处办事效率较高,故排除第②项;内阁起初由官位较低的官员组成,故排除第④项;中朝、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均有效地加强了皇权,故第③项的表述正确,本题应选B项。
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置相》中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朱元璋)罢丞相始也”,他设想恢复宰相,使其“摩切(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黄宗羲主张“置相”是为了( )
A.解决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B.废除世袭君主制度
C.实现人民主权 D.减轻皇帝政务负担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答案:A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恢复宰相,使其‘摩切(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可知黄宗羲主张以丞相来制约君权,从而解决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故本题应选A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摩切(规劝)其主”不符,故排除;黄宗羲代表开明地主阶级的利益,故C项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未涉及丞相对君主政务的分担,故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