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图是1974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堇鼎,其铭文大意为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
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与材料中“西周遗址中……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礼乐,故B项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有为周天子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与材料中“西周遗址中……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相符,故C项正确;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与材料中“西周遗址中”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宗法制是西周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
A.血缘 B.地域 C.信仰 D.财产
【考点】西周的宗法制
【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3.秦朝中央官制中,“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治粟内史
【考点】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官制(御史大夫)
【解析】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与材料中“监察百官”不符,故A
项错误;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与材料中“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相符,故B项正确;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与材料中“监察百官”不符,故C项错误;治粟内史不属于三公,与材料中“监察百官”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