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聚焦练1——光合与呼吸的综合提升
1.(2015·高考福建卷)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解析:选B。CO2+C5(RuBP)→2C3为CO2的固定,属于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过程。RuBP羧化酶催化CO2的固定过程,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A项正确,B项错误;对CO2中的C用同位素14C标记,可以追踪C元素的转移途径,这种方法就叫同位素标记法,C项正确;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反应速率越快,即RuBP羧化酶的活性越高,D项正确。
2.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透光玻璃瓶甲
|
透光玻璃瓶乙
|
不透光玻璃瓶丙
|
4.9 mg
|
5.6 mg
|
3.8 mg
|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 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8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