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资料收集整理了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通州区及部分重点学校2015年10月份以来期中、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模拟等各类考试的历史试题,按照专题分类汇编而成。
一、选择题
1.(2016·通州摸底·10)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 )
A.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 B.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的思想
C.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
2.(2016·西城一模·13)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翌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尤。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3.(2016·丰台期末·15)据民国史籍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 )
A.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
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 D.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
4.(2016·丰台期末·1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表述有误的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通商口岸出现外资企业
C.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退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5.(2016·昌平期末·10)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魏源撰写《海国图志》——主张向西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