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依据下列史料反映的信息,按时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
科举取士要当质以史学、询以时政
|
②
|
诏郡国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诣公车
|
③
|
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
|
④
|
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
|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25、文献记载:“(明朝)洪武改元,严申巾帽之禁。乡村农民许戴斗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业农者不许。农家许着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绢布”。这表明
A.商人在法律上仍然遭受歧视 B.明代纺织品使用有严格规定
C.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 D.明朝采取政策鼓励农民消费
26、李贽在《题孔子像》中说:“儒先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蒙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圣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这反映出李贽对待儒学的态度是
A.否定孔子思想的权威性 B.肯定儒家学说的教育性
C.辩证看待儒学的阶段性 D.理性思考儒学的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