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梭伦说:“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实行“公职津贴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2、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B
|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
C
|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
D
|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
3、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西方人喜欢说“天上”,而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
A.是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的 B.是从文化认同层面进行区分的
C.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 D.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