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字的甲骨文(右图),像三把耒在挖沟洫中的土,表示三人一组在并肩劳动。“三”在 古代也表示多数,这种劳动方式被称作“协田”。从中可推测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代盛行集体耕作 ②协田与火耕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
③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④小农经济推动了农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2.《后汉书》载:“建武初……(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阯,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3.《隋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郡190,县1255,户8907546,口46019956。若按九州划分,则扬州虽只占州数九分之一,但却拥有44郡,312县,932033户,以致扬州一州在全国郡数上占23.16%,在县数上占24.86%,在户数上占10.46%。这表明
A.扬州成为政治和商业中心 B.南方人口数量已超过北方
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D.扬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