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2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检测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51 K
    上传用户gzhx001
  • 更新时间2016/4/18 17:34:3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下列选项与宣传主题相符的是(  )
A.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B.实施“五年计划”
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设立经济特区
解析:经济互助委员会是1949年成立的,中国没有加入,故A项错误;从图片“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可以看出该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国家“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材料内容,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是在改革开放后,走的是中国特色的道路,不是学习苏联经验,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
2.1950年和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50年和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百分比(%)
1950
55196
6169
11.2
1960
66207
13073
19.7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D.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工业,需要大量工人,因此吸引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镇人口大量增加,故选C项。A、B、D三项与城镇人口增加无关。
答案:C
3.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  )
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解析:材料“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再结合题干时间“1958年 7月”,可知当时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的思想,故A、B两项错误,C项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