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点火”最有可能是指( )
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
B.落实对外开放的决策
C.贯彻对内改革的决策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析:结合时间信息“1978年”分析即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12月,故A项正确;落实对外开放的决策、贯彻对内改革的决策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故B、C两项错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故D项错误。
答案:A
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编、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的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
A.民主政治建设 B.思想大解放
C.发展生产力 D.推进全球化发展
解析:1979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据此判断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故选C项。
答案:C
3.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这首民谣反映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乡镇企业的崛起
C.农业合作化的深入开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材料信息中可看出,“过去”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即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多劳多得。故选A项。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