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贳贷(借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 )
A.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B.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发达
C.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可知曹邴氏因经营冶铁业致富,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冶铁业比较发达,故B项正确。
答案:B
2.《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
A.水利事业发达 B.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 D.铁农具普遍使用
解析:据题干“取铁英……铸成……三剑”可知所铸为兵器,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所述内容不符,故排除;题干反映的是冶铁,故B项错误;题干所述为兵器而非农具,故D项错误。
答案:C
3.4世纪时,马塞林努斯不无夸张地说,在罗马,这种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衣料,以前只限于贵族,而今已经推广到不分贵贱甚至最低的各阶层。这种衣料应该是( )
A.麻 B.葛 C.丝 D.棉
解析:由材料中“4世纪”“罗马”“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等信息判断:丝织品早在汉代远销罗马,且丝织品符合“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特征,故C项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