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城镇化战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截至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2.57%,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有些地方政府不顾本地区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逼农民“上楼”;超前规划各种工业园区、开发区和新城区,缺乏产业支撑,造成很多“空城”。不仅透支了地方的大量财力,也造成了一些农民因城镇化返贫的现象。
材料二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在北京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布局新型城镇化。会议要求,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3)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为我国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详细分析:第(1)问,结合材料,从矛盾的特殊性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从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去说明;第(3)问,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提出建议即可。
答案:(1)①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本地的实际,忽视了自身矛盾的特殊性。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忽视了自身发展阶段矛盾的特殊性。④同一事物的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有些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顾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率,没有正确处理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
(2)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②要坚持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保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③要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要使文化的传承充满现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3)①要根据各地社会存在的客观实际来制定本地的发展规划;②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本题正确答出两个方法论即可)(政治主观题答案,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