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A.划分田地 B.精耕细作 C.因地制宜 D.优选种子
2.唐朝前期,大力推行均田制,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土地,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关中农民均田所得最少最可能是由于
A. 关中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 B.关中不宜农业,土地、人口少
C. 关中动荡,农业人口大量南迁 D.贵族门阀干预,均田执行不力
3.《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D.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