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战国)条中描写:“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A.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战国时遭到进一步破坏
B.法律取代了礼乐,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C.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缓慢
D.贵族政治文化被精英政治文化取代
25、 唐朝初年的一份借贷契约记载:“官有政法,人从私契。两和立契,画指为信。”落款有钱主、借银人、保人、知见人等的签名、画指。《唐律疏议》第48条中有“诸化外人相犯,同类自相犯者,各以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的规定。上述材料级能说明
A.古代中国有重视民法的传统 B.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完备
C.唐朝法律与罗马万民法某些原则相似 D.唐朝时期外国人在中国有治外法权
26、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表露, 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进、践道为终极理想。下列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A.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浸上 B.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C.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D.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